讨论中国硕士教育(4篇)

时间:2024-04-22 10:46:01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讨论中国硕士教育

  

  ZHENGZHISHEHUIJIANSHE浅议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举措汪浩朔州036000)(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摘要〕自1981年我国建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暴露出许多问题,研究生教育质量呈下降趋势。本文认为,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当构建内部自评为基础,外部评估与社会中介协调运作的质量保障体系,从而切实保证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676(2018)05-0049-03〔中图分类号〕G643质量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是硕士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面对连年的扩招以及学制改革,硕士研究生教育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难。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给研究生教育本身乃至整个高等教育带来严重影响。由此,一系列质量问题摆在研究者的面前。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如从研究生培养单位、导师、学生到管理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意识不够强的现象,还有生源质量下降以及教育资源短缺、管理环节松散等问题。因此,探讨提高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意义。本文重点探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举措及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一、加大国家监管力度国家在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应发挥其监督管理的职能,保证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良性运作。我国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应将重心从细化管理转向政策性和指导性的管理和监督,并要具体出台一系列指导性质量控制的政策和程序,以保障质量监督体系的功能及效率。(一)培养目标多元化硕士研究生教育承担着既为博士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又为社会培养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任务,加之社会的发展需要多元化的高层次人才,因此研究生教育应遵循培养多元化人才的观念,其目标体[作者简介]汪系应在主导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扩展。培养的人才主要以研究人员为主,同时兼顾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等多种类型人才,以体现研究生教育价值多元化的理念。明确多元化的培养目标,学术型培养目标应是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学术型人才;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应以实际操作能力和技能训练为中心,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应分开招生,并相应地制定多样化的课程计划,授予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学位。总体来说,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要突出时代特色,满足社会需求。(二)严格管理招生工作我国应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的公正和规范,扩大招生单位的自主权。硕士生教育应把好招生质量关,为高层次学历教育提供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重视入学考试中的能力考查,一方面为有能力者创造更多的深造机会,另一方面避免滥竽充数。借鉴国外经验,改进招生工作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核心是制定科学的录取标准。北美的研究生录取一般基于四个方面的综合考虑:一是本科各科目的平均考试成绩;二是学生本人对所学专业认识的自述;三是研究生入学能力考试,例如GRE;四是由熟悉学生的人所写的对他的各方面所作评价的推荐信。治学态度、思想素质等方面的考核。最后对考生所在学校或教师的推荐审查方面也应加以重视。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素质的硕士生导师队伍可以从根本上保证硕士生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1.建立严格的导师遴选聘用制度。真正实施导师负责制,打破导师终身聘任制。控制导师资格的评审,由专门的学术委员会进行导师的遴选。应从学术、科研水平和学生培养水平两个方面对导师进行评定,改变只上不下的导师终身制,保证导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2.加强对导师培训工作。注重对导师的定期培训,加强支持导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的力度,不断提高导师队伍的创新素质和能力,提高导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可以聘请著名导师举办讲座,对新增导师做一些如何指导学生的培训。为导师提供必要的研究生培养配套经费,使导师能够给研究生提供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三、强化培养过程管理(一)优化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必须包含必修课和选修课,并形成合理的比例。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必须有一定的覆盖面,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一些专题或研究性的专业课,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探讨和研究能力。(二)强化管理力度第一,推崇人性化管理。管理必须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是教育管理者必须坚定的信条。研究训练目的不应与学生的兴趣和职业目标相违背。第二,倡导信息化管理。随着硕士生教育扩招,在校生规模骤增,信息化管理一定要跟上。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第三,重视基层化管理:导师是研究生教育最基层的管理者,是研究生培养质量主要的监控者。培养单位应充分认识师的管理地位,加大导师的管理权限。第四,加强程序化管理:研究生教育管理应加强制度化,程序化,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程序。各管理层面分工协作,这样能更好地发挥管理的实际效用,从根本上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三)实行淘汰制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淘汰比率很低。随·50·着研究生数量的猛增,零淘汰的弊端越来越突出,已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实行淘汰制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借鉴国外做法和国内一些培养单位经验的基础上,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建立淘汰机制,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者,或实行分流,或推迟毕业或坚决予以淘汰,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操作层面上。淘汰必须贯穿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可通过招生考试、课程学习、课程考试、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等环节予以实施。其次加强导师遴选工作,重视导师质量,在导师队伍中也引入淘汰机制。四、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一)国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几种模式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世界各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社会主导型,法国的政府主导型,英国的政府、社会、高校协作型,都是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美国:社会主导模式。作为世界上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在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保校应定期进行自我评价,而不是敷衍了事。目前,不少高等教育机构还没有形成制度化和程序化的手段来保障自身教育质量的保持和提高。虽然美国各大学所釆取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策略不同,但它作为一项内部质量自我检查和对公众负责的制度在各大学普遍存在,其特点如下:自觉性:高校根据计划自觉地定期进行自评;参与性:强调全员参与,高校的质量自评活动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总结性: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和改进;整体性:注重各高校的特色,强调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借鉴美国高校的自我评价活动,我国应加快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价体系的建设,并形成自己的特色。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价应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要充分利用自我评价的结果更好地改进和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要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价的过程以及程序、方法、结果进行周期性的审核,不断完善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评价制度,使其在研究生教育质量自我保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外部监管:国家应起到制度建设、动力支持的作用。我国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是在政府直接领导和组织下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应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发挥政府的组织职能。中介评估:社会应起到监督、评估的作用。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社会评价,无论从规模、合法地位、权威性来说都未占有一席之地,由于市场利益的冲击下,一元利益主体已向多元利益主体转变,社会评价的地位也将得以重视。还需指出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不是高校内部封闭的系统,而是通过内部质量保证活动给国家和全社会(外部)提供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保证和信任。应加强外部的干预、介入、评价,这样能促进高校内部质量保证活动的深化和改进。五、结语满足社会需求仍是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取向。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研究生教育应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只有适应才有发展。为保证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首先应加强对生源质量的控制,在硕士研究生入口处把好质量关。其次,培养环节是关键。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因素,只有保证导师的质量才能保证教育质量。从导师队伍建设入手,提升导师的素质和科研能力,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定期监督和评估。最后,一切的教育活动都离不开质量保障体系,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可以保证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质量评估是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应当从管理、监督转向服务,被动评估转向主动评估。如何处理好质量评估中定性与定量的关系、评估的新技术与新方法、评估的重点与难点、评估的有关法规等问题,都是需要尽快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参考文献][1]师领.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培养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4).[2]林莺莺.扩招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6).[3]孙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1).责任编辑:张明明·51·

篇二:讨论中国硕士教育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中国高校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困境及对策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我国正处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全日制培养是当前教育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我国全日制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应探讨其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保障我国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借鉴。

  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高级翻译专门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7年3月30日发布了“关于下达《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的通知”,决定在我国设置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MTI在中国高校设立的这几年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发展。自2007年获准设立,2008年开始招生以来,MTI专业学位招生院校从最初的15所增加到现在的159所。但是MTI专业学位硕士相对传统的学---------------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术型硕士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我国在招生制度以及培养模式等方面还不够成熟,MTI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并不能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从而导致社会急需和学生就业困难这种相悖的社会现象,招生院校在教育及培养方面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高校如何走出MTI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困境,这是当前中国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河南大学MTI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探讨了目前中国高校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该困境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保障我国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借鉴。

  一、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

  (一)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

  MTI专业学位是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专业学位的一个培养方向。196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的《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专业学位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置。”“应逐步把专业学位作为相应职业岗位(职位)任职资格优先考虑的条件之一。”从上述论述中可以看出,作为专业学位一种的MTI专业学位具备职业性,但专业却不完全等同于职业,职业要求的是具备从事某一行业的操作能力,但专业不仅包含了从事某一行业所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包括了针对某一行业所具备的高深的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并将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到职业当中去。因此,职业性、专业性和研究性是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三大基本特征,三者缺一不可,它们相互作用,共同规范着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它的培养目标为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高等院校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口笔译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实际操作能力,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区别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ofTranslationandInterpreting”,英文缩写为MTI。MTI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而学术型研究生接收的硕士教育则是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的研究生教育,侧重于理论教育,以大学教师、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为主要目标。MTI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培养规格各有侧重,MTI专业学位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职业认证等需要突出翻译的职业化要求,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

  首先,从培养方式来看,学术型学位以传统的研究生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培养为主。而MTI专业学位则采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教学,重视实践环节,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须贯穿教学全过程。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导师组应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外事与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务)的翻译人员参加。以河南大学为例,其翻译学术型学位的授课老师都是对相关理论有很深造诣的教授或副教授,他们奋战在国内语言相关理论研究---------------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的前线,成为了河南大学乃至中国语言研究的佼佼者。而MTI专业学位的老师们则有着高级的专业职称,丰富的外事翻译经验以及较高的口笔译水平,学生们则是直接的受益者。

  其次,从课程设置来看,翻译学术型学位强调学术型,课程偏重理论性,比如河南大学开设的翻译学术型学位的课程有认知(功能)语言学、句法学导论、历史语言学、语义学导论以及数理语言学等等相关课程。而专业学位的课程更加重视应用性,并有专门的实习学分,课程少而精;教学内容体现宽、新、实的精神。相关课程有外事翻译、高级口译、计算机辅助翻译、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等等。

  最后,从职业认证来看,翻译学术型学位授课内容以理论性的知识为主,不利于通过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而对于MTI专业学位则有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分为笔译、口译两大类别,口译又分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两个专业类别。翻译专硕应用性的特点和知识结构,更有利于通过这个考试。

  二、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困境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一)公众对于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均不高

  首先,在“重学术”的思想导向下,我国教育长期以来一直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实践的教育一直不被认可。其次,由于在院校招生的实际操作中,MTI专业学位研究生作为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调剂方向,不免让人误认为专业学位是学术学位的附属品,从而产生MTI专业学位不如学术学位的错误思想。专业学位攻读者在培养机构中也并未被当作正常的研究生对待,使学生本身的自我认同感不高,因此学生学习起来的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

  (二)课程的设置没有体现MTI专业学位教育的独特性

  由于MTI专业学位有不同于学术学位的培养目标,其课程设置也应和学术学位有所区别。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设置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基本框架并无明显区别,并不能体现MTI专业学位培养所应有的特点。这---------------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与高校对于培养全日制MTI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准备不足,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三)MTI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经验极其匮乏

  虽说MTI专业学位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专业化的翻译人才,但是大多数的MTI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于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自身的翻译实践经验极其匮乏。以河南大学MTI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来说,80%的学生并没有与翻译相关的实践经验,而剩下的20%的学生的翻译经验也是很少。

  三、对策分析

  (一)提高公众对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知度和认可度

  公众对MTI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得以发展的群众基础,要培养良好的群众基础,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首先,院校在具体的招生过程中,应大力宣传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相关信息,比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方向以及历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等等。给有这方面报考意向的学生以清晰明了的参考,便于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避免产生很多人因为不了解而报考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而导致最后选择从事其他的行业,以及由此所带来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资源浪费。此外,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是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衍生物,所以在学校的招生过程中,不应当把专业学位作为学术学位的调剂方向,而是应当从各自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出发,采取“相互独立”的招生方式,设置各自的招生条件,分别招收适合各自培养目标的学生,一方面可以避免公众歧视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象出现,另一方面也利于招生单位招收到适合自己培养方向的学生。

  其次,转变MTI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公众之所以对MTI专业学位不认可,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还不能够保证,不能引起公众对该专业学位研究教育的关注。所以,从根本上来讲,要提高公众对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还应当提高本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质---------------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量。然而,目前MTI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采用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教学模式,侧重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界限,导致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出的人才缺乏实践能力,不能满足社会企业对翻译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从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根本,是其得以达到培养目标的核心要素,要培养出对社会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根据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在保障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突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这两类课程着手,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夯实了学生的理论基础,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的能力。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学生更好地投入实践操作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使他们不仅仅是某个领域的职业人员,而是高层次应用---------------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型专门人才。没有应用型人才,再伟大的学术创新,再优秀的理论成果,都无法付诸实施,也无法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三)多方努力为MTI专业学位研究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

  2010年1月27-2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界定:专业学位是随着现代科技与社会的快速发展,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发展,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MTI专业学位是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因此,高层次的翻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投入,为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院校也应该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办学,切切实实地为MTI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践机会。

  (四)评估方式实现多元化

  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不同,MTI专业学位研---------------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究生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对学生的评估方面,不应像学术型学位教育一样,只注重学术论文的质量以及学术研究能力,而是应该在此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MTI专业学位论文必须立足于实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实践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也应把学生平时的实践表现能力、创新研究能力列入评估指标中。以河南大学为例,该大学外语学院在很早以前就设置了MTI评估室,并有专业的老师负责,对MTI的研究生的相关实习认定做了极其严格的考察标准。就拿英语翻译硕士的研究生来说,笔译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须交15万字的翻译练习,而口译专业的学生则须交400个小时的口译材料。不仅如此,学生的职业认证资格考试成绩也会被学院作为评审国家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奖项的重要参考指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和引导了学生努力加强自身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不仅仅停留在对理论基础把握的表层。

  我国正处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全日制培养是当前教育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我国全日制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河南大学MTI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探讨了目前中国高校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该困境及对策进行分析,继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保障我国MTI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借鉴。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篇三:讨论中国硕士教育

  

  从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差异看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

  袁玲;吉雪松

  【期刊名称】《当代教育论坛》

  【年(卷),期】2010(000)011【摘

  要】我国作为有着悠久教育历史的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在教育上有着明显的差距。文章对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找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以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总页数】2页(P33-34)

  【作

  者】袁玲;吉雪松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643【相关文献】

  1.从中美向日葵产品价格差异看美国对农业的保护[J],魏良民

  2.从中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差异看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J],袁玲;吉雪松

  3.从中美教育的差异看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J],袁玲;杨琦

  4.从中外艺术教育差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存在的问题[J],吴金宝

  5.借鉴美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优势提出现阶段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陆群;白庆霞;杨博;郝靖惠;张艳;刘晓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篇四:讨论中国硕士教育

  

  附件:

  中国高校教育硕士(Ed.M)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方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

  二○○八年三月

  目

  录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合格评估方案说明

  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合格评估指标、权重和等级标准

  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合格评估考评点说明

  五、被评估院校应提交的有关材料

  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方案说明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从1997年开始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多年来,各试办院校积极探索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规律,在培养与管理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为全面总结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进一步规范举办院校的培养与管理工作,提高其培养质量与办学声誉,扩大其社会效益与影响,加强国家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宏观管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在对第一、二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完成了教学合格评估工作的基础上,考虑到第三批院校已有一届毕业生,开始对第三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进行教学合格评估。

  本方案是根据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特点,经过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评估课题组的专项研究和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反复研究讨论而形成的。该方案已在第一、二批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院校进行教学合格评估中执行,在基本不改变其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更具可操作性,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部分专家对该方案进行了局部的修改,后征求了委员们的意见。现将修改后的方案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普通高校试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是国家对试办高校的基本办学条件、状态和教育质量的一种评估。合格评估标准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关于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的规定以及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文件要求而制定。

  (二)评估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通过评估强化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普通高等院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加大学校投入,加强建设,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切实解决好培养与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进一步发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支持,促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第二次评估对象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的第三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12所院校。

  (四)评估工作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委托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评估。

  (五)评估程序:试点院校进行自评并写出自评报告;专家评估组实地考察,写出评估报告,做出评估结论,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评估结果以适当的方式公布。被评估院校如对评估结论有疑义可在一定的期限内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提出申诉。

  (六)评估指标体系见本方案第二部分。指标体系设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39个主要考评点。满分为100分,指标与考评点的权重见本方案第三部分。每个考评点均设三个等级标准。一等为100分,二等为75分,三等为50分。

  (七)评估结论为合格与不合格两种:总分大于或等于75分,且评为二等以上的考评点达到20项以上为合格。未

  同时达到此两项要求者均视为不合格。近年来在教育硕士培养及管理工作中有失规范的院校视情况予以减分。

  (八)接受评估的院校所提供的有关数据及情况必须真实、准确,不允许更改原有材料,制作虚假材料,如发现不实之处,相关项目按最低分计算。

  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B1学位点基础

  主要考评点

  C1学位点总数

  C2教育学科学位点数

  C3导师队伍学科结构

  C4师生比

  C5学位课程任课教师状况

  B2师资队伍

  C6外聘兼职教师状况

  C7导师教育科研情况

  C8多媒体教学条件

  B3教学设施

  C9网络与专业图书资料

  B4培养经费

  C10培养经费

  C11培养方式

  B5培养方案

  C12课程计划及执行情况

  C13教学大纲

  C1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C15专题讲座

  C16实践活动

  B6课程教学

  C17案例教学

  C18课程考核

  C19教学质量

  C20论文选题

  C21开题报告与答辩

  C22导师指导

  B7学位论文

  C23学员撰写论文在校集中时间

  C24论文质量

  B8职业道德教育

  C25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

  C26校级管理

  B9管理机构

  C27院(系)级管理

  B10管理制度

  C28管理制度

  C29录取质量

  C30课程教学管理

  B11质量管理

  C31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C32学位与成绩管理

  C33综合素养

  B12学员教师专业化发展

  C34职业能力

  C35研究能力

  C36教育行政部门评价

  B13社会声誉

  C37学员任职单位评价

  C38办学特色

  B14办学特色及其他

  C39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A1培养条件

  A2培养过程

  A3教育管理

  A4教育效果

  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指标、权重和等级标准

  一级指标

  A1培养条件(25%)

  二级指标

  主要考评点

  等级标准

  一等

  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二等

  三等

  C1学位点总数

  B1学位点基础(5%)

  ◆C2教育学科学位点数

  B2师资队伍(12%)

  ◆C3导师队伍学科结构

  硕士学位点在20个以上

  硕士学位点不足20个

  有3个以上硕士点

  教育学科导师比例为30%—49%

  在1:4至1:6之间

  每门学位课程至少有2名高职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任课

  硕士点不足3个

  至少有1个博士点

  教育学科导师比例占50%以上

  教育学科导师比例小于30%◆C4师生比

  ◆C5学位课程任课教师状况

  ◆C6外聘兼职教师状况

  大于1:4每门学位课程至少有2名正高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任课

  外聘兼职教师素质高,发挥作用好

  50%以上教育硕士专业方向近三年有省级以上(含省级)基础教育科研项目,或在教育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人均至少1篇

  小于1:6每门学位课程具有高职或具有博士学位任课教师少于2名

  外聘兼职教师素质较高,有外聘兼职教师,发挥作用发挥作用一般

  较小

  50%以上的教育硕士专业学科专业教育硕士近三年方向近三年有地、市级以有地、市级(含地、市级)上(含地、市级)基础教以上基础教育科研项目不育科研项目或在教育刊足50%,或在教育刊物上发物上发表论文人均至少1篇

  表论文人均不足1篇

  ◆C7导师教育科研情况

  B3教学设施(5%)

  ◆C8多媒体教学条件

  ◆C9网络与专业图书资料

  有能较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并能充分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施

  学员能够方便使用校园网与校院(系)计算机中心(室),有丰富的教育硕士专业图书资料,可使用网络或光盘进行信息检索。

  专项培养经费充足,能较好地满足培养工作需要

  有基本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并能较充分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设施

  学员能按教学计划要求使用校园网与校院(系)计算机中心(室),有较多的教育硕士专业图书资料,可使用网络或光盘进行信息检索。

  有专项培养经费,基本能满足培养工作需要

  多媒体教学设施不能很好的为课程教学所利用

  校园网及校院(系)计算机中心(室)不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有一定数量的教育硕士专业图书资料。

  B4培养经费(3%)

  B5培养方案(5%)

  ◆C10培养经费

  ◆C11培养方式

  专项培养经费不足或无专项培养经费

  只利用寒暑假上课,或集中在校脱产学习时间不足一学期

  课程设置基本符合参考性培养方案的结构要求,执行课程计划弹性较大

  学位课程有编写规范的教学大纲不足80%集中在校脱产学习时间至少有一学期的集中在一学年以上(含一学年)

  校脱产学习时间

  课程设置符合参考性培养方案的结构要求,且有所创新,执行计划严格

  所有学位课程均有编写规范的教学大纲,并严格执行大纲要求。

  所有学位课程均有能较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教材和参考书。

  课程设置符合参考性培养方案的结构要求,能较好的执行课程计划

  80%以上(含80%)学位课程有编写规范的教学大纲,并严格执行大纲要求。

  80%以上(含80%)学位课程有能较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教材和参考书。

  ◆C12课程设置及执行情况

  ◆C13教学大纲

  ◆C1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低于80%的学位课程有能较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教材和参考书

  A2培养过程(39%)

  C15专题讲座

  B6课程教学(18%)

  C16实践活动

  ◆C17案例教学

  ◆C18课程考核

  ◆C19教学质量

  为每届学员举办专题报告的次数不少于6次,且效果好。

  为每届学员组织实践活动的次数不少于2次,且效果好。

  案例教材建设取得较好成果,案例教学效果好

  所有学位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合理

  60%以上课程教学评价优良

  为每届学员举办专题报告的次数为3-5次,且有一定效果。

  为每届学员组织实践活动的次数为1次,有一定效果。

  案例教材建设取得一定成果,案例教学有一定效果

  80%以上的学位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基本合理

  40%—59%课程教学评价优良

  为每届学员举办专题报告的次数不足3次。

  没有为每届学员组织实践活动。

  案例教材建设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案例教学效果一般

  低于80%的学位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基本合理

  低于40%的课程教学评价优良

  符合要求的选题不足90%。

  开题报告和答辩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C20论文选题

  选题均符合要求。

  90%的选题符合要求。

  ◆C21开题报告与答辩

  开题报告和答辩均规范。

  开题报告和答辩基本规B7学位论文(13%)

  范。

  C22导师指导

  导师能采用有效方式指导学员,当面指导的次数在5次以上,指导认真,学生满意

  累计不少于3个月

  专家抽评论文均符合标准

  导师能采用有效方式指导师与学员联系少,当面指导学员,当面指导的次数导次数低于3次,学生基本在3-5次,指导较认真,满意

  学生较满意

  累计在1个月到3个月之间

  专家抽评论文基本符合标准

  累计不到一个月

  专家抽评论文中有不符合标准的论文

  C23学员撰写论文在校集中时间

  ◆C24论文质量

  C25职业道德教育内B8职业道德教育(3%)

  容、形式及效果

  A3教育管理

  (18%)

  C26校级管理

  B9管理机构

  (5%)

  C27院(系)级管理

  B10管理制度

  (3%)

  ◆C28管理制度

  B11质量管理

  (10%)

  ◆C29录取质量

  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丰富、开展了一些职业道德教形式多样、效果好,深受育活动,效果较好

  学员欢迎

  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有专职人员,职责明确

  有导师组、有专职管理人员、职责明确

  管理制度健全并汇编成册,且实施情况好

  三年内录取平均分排序在全国试点院校前30%以内

  课程教学管理规范,数字化管理程度高

  有管理机构,有兼职人员,职责明确

  有导师组、有兼职管理人员、职责比较明确

  管理制度比较健全并汇编成册,实施情况较好

  三年内录取平均分排序在全国试点院校前31%—79%以内

  教学管理较为规范,数字化管理程度较高

  开展双盲评审,论文评审、答辩制度较健全,有一定成效

  近两年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课程试卷比较齐全,数字化管理程度较高

  60%—79%的学位获得者的综合素养有较大提高

  60%-79%的学位获得者的职业能力有较大提高

  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及效果一般

  有管理机构,管理人员职责不明确

  有导师组、管理人员职责不明确

  有管理制度,实施情况一般

  三年内录取平均分排序在全国试点院校后20%C30课程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不够规范,数字化管理程度低

  未开展双盲评审,有论文评审、答辩制度,成效一般

  近两年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课程试卷不太齐全,数字化管理程度不高

  低于60%的学位获得者的综合素养有一定提高

  低于60%的学位获得者的职业能力有一定提高

  C31学位论文质量管理

  坚持双盲评审,论文评审、答辩制度健全,有较好成效

  C32学位与成绩管理

  近两年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课程试卷齐全,数字化管理程度高

  80%以上学位获得者的综合素养有明显提高

  80%以上学位获得者的职业能力有明显提高

  A4教育效果(18%)

  B12学员教师专业化发展(8%)

  ◆C33综合素养

  ◆34职业能力

  ◆C35研究能力

  80%以上学员在学期间取得了教育科研与实践成果

  评价好

  60%—79%的学员在学期间有教育科研与实践成果

  评价较好

  评价较好

  办学有一定的特色

  低于60%的学员在学期间有教育科研与实践成果

  评价一般

  评价一般

  办学特色不明显

  支持较少

  ◆C36教育行政部门评B13社会声誉(5%)

  价

  ◆C37学员任职单位

  评价好

  评

  价

  B14办学特色及其他(5%)

  ◆C38办学特色

  ◆C39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

  办学特色明显,有创新

  得到有利的支持,合作好

  得到一定支持

  有一定的合作

  [注]带◆号的考评点说明见本方案四

  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合格评估考评点说明

  (一)C2“教育学科学位点数”指教育学、心理学一级学科和教育经济与管理二级学科的学位点数。

  (二)C3“导师队伍学科结构”指校内导师队伍中从事教育学科研究与教学的导师比例。

  (三)C4“师生比”为每届导师数与在校注册学员数之比。

  (四)C5“学位课程任课教师状况”是指教育类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必修课的任课教师状况。

  (五)C6“外聘兼职教师状况”是指从基础教育战线中所聘的教师专业素质及所发挥的作用状况。

  (六)C7“导师教育科研情况”是指按教育硕士专业方向统计的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数及在刊物上所发表的论文数。

  (七)C8“多媒体教学条件”是指教学设施(含设备、课件,课件指自己编制、出版社免费提供和外购)情况。

  (八)C9“网络与专业图书资料”是指校园网与校院(系)计算机中心对学员的开放时间、收费标准等是否与学校其他研究生相同,学校图书馆或院(系)资料室所拥有的能满足教育硕士课程教学需要,能反映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现状与科研状况的图书资料,且开放时间是否符合本校教育硕士培养方式与教学安排特点。

  【说明:7—8项主要是通过专家组听取报告,询问,实地参观,考察和学员座谈会了解情况】

  (九)C10“培养经费”是指专门用于教育硕士课程教学与学位论文工作的教学业务费、教学差旅费、学员活动费等费用。主要通过专家组听取院校汇报了解情况。

  (十)C11“培养方式”是指学校所采取的全脱产、半脱产、在职兼读等培养方式的具体情况。主要通过专家组听取院校汇报了解情况。

  (十一)C12“课程设置及执行情况”是指课程设置符合参考性培养方案的结构要求情况及执行计划的严肃性。

  (十二)C13“教学大纲”是指所有公共学位课程与专业学位课程的教学大纲。

  (十三)C14“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是指所有公共学位课程与专业学位课程的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十四)C17“案例教学”是指教育类公共学位课与专业必修课的案例教材建设情况与案例教学效果。

  (十五)C18“课程考核”是指所有学位课程考核的内容与方式符合该门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要求情况。

  (十六)C19“教学质量”是指教育类公共学位课与专业必修课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是学校对课程教学的评估结果。

  (十七)C20“论文选题”是指近三年所有学位论文的选题符合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要求情况

  (十八)C21“开题报告与答辩”

  是指近三年所有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与答辩符合本校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和答辩的规范要求情况。

  (十九)C24“论文质量”是指评估专家组所抽评的论文符合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标准的情况。被评院校需向评估专家组提供5个专业各5篇通过学校答辩的学位论文。

  (二十)C28“管理制度”是指学籍管理、课程管理、师资培

  11训计划、导师遴选办法等学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各个环节的制度建设的文件汇编。

  (二十一)C29“录取质量”由秘书处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排序情况提供。

  (二十二)C33“综合素养”是指被评估院校对一届已获学位的全体毕业学员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和学员、任职单位领导座谈会了解到的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内容包括教育观念、教学态度、精神面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研究能力、职业发展(管理干部是指其管理工作各方面的素养)等各个方面。

  (二十三)C34“职业能力”是指被评估院校对一届已获学位的全体毕业学员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和学员、任职单位领导座谈会了解到的情况进行综合考察,主要是指教学、管理、研究、交往能力等的提高情况。

  (二十四)C35“研究能力”是指学员承担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实验的项目,承担的校级以上(含校级)教学观摩与示范课,参与编写的教材、公开发表的论文,地(市)级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报告会所宣读报告,教育科研获奖情况等。

  (二十五)C36“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是指专家组单独主持学员所在地方主管基础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座谈会上的反馈。

  (二十六)C37“学员任职单位评价”是指专家组单独主持的学员任职单位领导座谈会上的反馈。

  (二十七)C38“办学特色”是指学员管理、教学活动、教研形式、导师指导、师资培训、实践基地等方面带有创新性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12(二十八)C39“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与合作”是指省或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专门的文件,将学校教育硕士培养纳入本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规划中,有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中小学教师报读教育硕士,采取有效的途径与措施协助学校组织生源。

  13五、被评估院校应提交的有关材料和表格

  (一)学校自评报告(主、辅报告)

  1.主报告内容包括举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特色、经验和存在问题(原则上不超过3000字)。

  2.辅助报告要涉及评估指标体系的各个方面,并注明每一完整部分内容的表述所针对指标体系的项目内容。

  (二)有关的教学文件

  1.培养方案文件

  2.学位课程教学大纲文件

  3.教学管理制度文件

  4.学位论文工作管理文件

  5.教师聘任与管理制度文件

  6.教育行政部门的文件

  7.学校制定的其他有关文件

  (三)教材与课件

  1.使用的教材及参考书

  2.使用或自编的教学案例

  3.多媒体课件(含自己编制、出版社免费提供和外购))

  (四)教学管理的有关资料与表格

  1.近两年每学期的课程教学安排表

  2.近两年教育类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必修课的考试卷和学员答卷

  3.近两年学位课考试成绩原始登记表

  144.近两年学员考勤表

  5.近一届教育硕士学员的学籍总表

  6.近两年教育硕士学员对教师课程教学的评价材料

  (五)汇总表格

  1.学校学位点建设、教育学科点建设总表

  2.近两年学位课程任课教师一览表

  3.1近三年导师指导研究生情况汇总表

  3.2近三年导师教育科学研究情况汇总表

  4.近三年外聘兼职教师及其职责履行情况一览表

  5.近一年教育类公共学位课与专业必修课案例教学情况汇总表

  6.近三年组织专题讲座、实践活动与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情况汇总表

  7.近三年学位论文情况汇总表

  8.近三年学员教育科研与实践成果汇总表

  9.使用的教材、参考书及多媒体课件一览表

  (六)其他资料

  最能体现Ed.M教育办学特色、教育效果的专项资料,如优秀在校和毕业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有关材料等。

  15

推荐访问:讨论中国硕士教育 中国 硕士 讨论